> 卫生巾知识 > “至尊应昌运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至尊应昌运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至尊应昌运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至尊应昌运”出自明代庄昶的《题竹》。

“至尊应昌运”全诗

《题竹》

明代 庄昶

独行湘江浔,见此丛篁幽。

风雨日冥晦,万雀声啁啾。

垂垂正结实,恐为鹓雏谋。

岂无九苞羽,飞下十二楼。

延伫久不见,此意良悠悠。

我因王者瑞,极意垂鸿猷。

采之欲往食,道路阻以修。

问之在何所,乃古西康州。

西康有西伯,已矣三千秋。

至尊应昌运,致此能无由。

清时一再睹,咄哉何所求。

《题竹》庄昶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题竹》是明代庄昶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诗词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独自行走在湘江边,看到这一丛幽静的竹林

风雨交加,天空昏暗,无数麻雀鸣叫。

竹子垂垂地结实,似乎它们有阴谋,想成为鹓鸟的巢穴。

难道它们没有九层羽翼,从十二层楼上飞落下来吗?

我长久地停留着,却迟迟不见它们,它们的意思真是深远。

我因为王者的德运,十分重视这个意义深远的竹林。

我想采摘它们来食用,但道路被修建所阻碍。

我问它们在何处,得知是古老的西康州。

西康州有西伯,已经过去了三千年。

至尊者应该得到昌盛的运势,才能无缘无故到达这里。

清朝时期一再看到这样的景象,啊,我在追求什么呢?

诗意和赏析:

《题竹》通过描写竹林的景色和对竹林的思考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尊严和命运的关注。

诗中的竹林被描绘为一片幽静的景色,风雨交加,天空昏暗,麻雀的鸣叫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。诗人用“垂垂正结实”形容竹子,暗示着它们的坚韧和生命力。然而,诗人又担心竹子可能被鹓鸟侵占,表达了对竹子命运的关切。

诗人将自己与竹林联系起来,以王者的瑞兆自居,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追求和对尊严的渴望。然而,他发现道路被修建所阻碍,询问竹林所在的地方才得知是古老的西康州,而西康州又与西伯的传说有关。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追寻尊严和命运之路时,意外地遭遇了历史的烙印。

最后两句“清时一再睹,咄哉何所求”,表达了诗人对清朝时期类似景象的重视和对自身追求的反思。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追求可能是虚无的,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。

《题竹》通过对竹林景色的描写和对尊严与命运的思考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意义的思索。它充满了诗人对自我、社会和命运的思考,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