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卫生巾知识 > “底事秋英色厌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底事秋英色厌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底事秋英色厌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底事秋英色厌黄”出自宋代史铸的《瑞鹧鸪(咏桃花菊)》。

“底事秋英色厌黄”全诗

《瑞鹧鸪(咏桃花菊)》

宋代 史铸

底事秋英色厌黄。

喜行春令借红妆。

谢天分付千年品,特地搀先九日香。

陶令骇观须把酒,崔生瞥见误成章。

蜂情蝶思兼迷了,采蕊还如媚景忙。

《瑞鹧鸪(咏桃花菊)》史铸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瑞鹧鸪(咏桃花菊)》

底事秋英色厌黄。

喜行春令借红妆。

谢天分付千年品,

特地搀先九日香。

陶令骇观须把酒,

崔生瞥见误成章。

蜂情蝶思兼迷了,

采蕊还如媚景忙。

中文译文:

桃花菊,秋英美丽的颜色已经褪去。

喜迎春天,借来鲜艳的妆饰。

感谢上天的恩赐,让这千年的品种得以传承,

特地搀杂进先出现的九日香。

陶令看到后吓了一跳,非常欢喜,必须留下来与美酒相伴。

崔生一瞥之间,却误将此景看成了一首诗章。

蜜蜂被花情所吸引,蝴蝶思念融入其中,

这样迷恋了花的美丽,采摘花蕊时也像在欣赏美景一样匆忙而忍不住迷醉其中。

诗意与赏析:

这首诗描绘了桃花和菊花的美丽,以及人们对它们的喜爱和欣赏。桃花菊是秋季开放的花朵,作者用“底事秋英色厌黄”来形容它们之前的美丽已经消退,然而在喜迎春天时,人们借来美丽的装饰使之焕发生机。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花朵的热爱。

诗中还提到了“谢天分付千年品”,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感激之情,即使经历了千年,这些美丽的花卉仍得以延续。特别强调了“先九日香”,表明即使在诗中出现的其他花卉中,桃花菊也是首推之选。

诗中提到了陶令和崔生两位文人,陶令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后感到非常欢喜,必须与美酒相伴。而崔生则在一瞥之间误将此景看成了一首诗章,显示了他对美的敏感和创作的才华。

最后,诗中也融入了蜜蜂和蝴蝶的情感和动作,它们也被这美丽的花朵吸引,产生了对花的向往和思念,这使得采摘花蕊的过程也变得匆忙而令人陶醉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桃花菊的美丽和人们对其的喜爱,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界恩赐的感激之情,同时展现了文人们对美的敏感以及在美景中产生的情感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