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报备员额编制

报备员额编制

报备员额编制

报备员额编制是一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,它结合了传统事业编制的优点和现代合同聘用制的灵活性。以下是报备员额编制的主要特点:

1. **统一招聘** :报备员额编制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统筹规划,进行统一招聘。

2. **核定编制** :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核定报备员额,确保人员数量符合规定。

3. **合同聘用** :报备员额编制的工作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,不同于传统事业编制的终身制。

4. **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** :使用报备员额的教师等人员统一执行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。

5. **员额对应人员制度** :虽然不属于事业编制,但实行员额对应人员制度,编制的变动需要按规定程序办理。

6. **相同待遇** :报备员额编制人员的薪酬待遇、社会保险、人事制度等待遇与事业编制人员相同。

7. **养老保险** :报备员额编制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。

8. **考核续聘** :在合同期限内,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续聘。

9. **总量控制** :实行动态管理,控制总量,根据运行情况及服务质量考核评估进行动态调整。

10. **经费保障** :报备员额编制人员的工资福利、装备配置、教育培训以及日常管理等所需经费由财政拨款保障。

报备员额编制旨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,提高管理效率,同时保持事业单位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。需要注意的是,虽然报备员额编制与事业编制在多个方面相似,但它们在招聘、离职程序、人员流动等方面存在差异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报备员额编制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?

报备员额编制与事业编制的主要差异?

如何转为报备员额编制?